安安我是巴哥,最近去打台子運氣不錯贏了一點,打這篇的時候是該死情人節,我自己在工作室啃著雞排,對了!我喜歡長髮眼睛會笑的女生~ 這次就來跟大家聊聊保險業內部的事情囉!這次說說保險中的個人與組織,我想先分享這個是有原因的,也跟我離開保險業有很大的關係。這邊巴哥就只說我待過保險公司的個人晉升與組織晉升,其他公司就不會去提~ 保險中的個人與組織 巴哥之前待的保險公司,有分成市場部與展業處,巴哥之前待的是展業處, 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有無區域件,區域件的形成是某區的孤兒保單。 何謂孤兒保單? 例如:10年前我跟A保了保險,但他現在離職了,也意味著原先服務我的業務員沒了,就會變孤兒保單,這時候保險公司會將孤兒保單去分派給各區展業處的業務來處理,所以有些人會常常接到更換服務員的通知就是你的業務離職了,公司重新分配給你新的業務員。 那市場部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資源,也就是說新人一進去展業處就有這些固定客戶可以去做電話開發;市場部新人必須做陌生開發,相比之下市場部的新人會比較辛苦。但是我個人感受是在市場部留下來的人,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專業度;相反的在展業處中的新人,會有太安逸的感覺,導致在開發新客戶這一塊也許會比較不足。 那巴哥之前待的展業處個人與組織又有什麼不同呢?做個人比較好還是組織呢? 個人這一塊呀,主要是行銷為主。 這邊先跟大家聊聊一年內「新人」的一些獎金,基本上新人每月的業績責任額是4萬,那怎麼計算業績的呢?新人剛進去一定比較不熟悉行銷手法不熟練,那自然會有獎金機制,薪水計算是:底薪是5500+新人財補(最高6000)+佣金+業績獎金(達成業績4萬*5%)+新人業績達成獎金(9000)。假設業績四萬達成那就是底薪5500+財補達成6000+佣金約12000+業績獎金2000+新人業績達成獎金9000=34500元。 達成業績難不難呢? 假設是簽約一份6年期的儲蓄險,最好的大約有25%的業績9%的佣金, 假設儲蓄險每月繳3000元一年36000元的保費,而且是用「年繳」,業績就是36000*25%=9000業績,佣金是36000*9%=3240獎金。 如果想要達成業績4萬佣金1萬2,必需一個月簽4張以上一年保費36000元年繳的6年期儲蓄險,才能夠達成。對一個新人來說其實不簡單! 那終身壽險或是醫療險業績通常是80%佣金大約25%,相比之下一個月只要賣兩張年繳保費25000元的終身壽險或醫療險就可以達標了。但其實大部分的人該買的基本上都有買了,所以對新人來說行銷方面一開始真的很困難! 因此有時候新人的業績差一點點就可以達標,主管就會告訴你去為自己買一張保險,剛剛好可以讓業績達標的就好,等到下次繳費的時候不要繳,讓它停效! 大概就是正常業績達標可以多賺2萬元,然後業績差了一點點而自己購買保險讓業績達標的方式大概賺1萬5的概念。至少讓新人是有賺到錢的,或者新人業績太差,主管就慫恿新人幫自己買張小小的儲蓄險或其他有的沒的,至少有一點點業績出來不會太難看。 組織這一塊呀,除了行銷的薪水也會有組織的薪水。 基本組織的組成是由一個主管加上兩個新人,代表你進到了保險公司想要朝組織發展,就必須要再找兩個人進來當作組員,這樣自己才有可能晉升! 所以保險會有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,目的是吸引他人接觸到保險,進而產生興趣,最後成功加入。 那做組織有什麼好處? 有組織意味著晉升為主管,身為主管底薪增加且有主管津貼,組織業績達成有額外的組織津貼,還有組員業績回流的佣金,再加上自己行銷的佣金以及業績獎金,其實是比個人做行銷還多的。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襄理、區經理、處經理、他們行銷業績做的不是特別多,可是年薪卻那麼高的原因! 晉升主任需要底下有兩個組員,晉升襄理必須培養一個主任(底下至少4個組員,因為底下的主任自己增員2個組員),可想而知晉升為區經理,底下有10個組員是基本。 稍微說明一下給大家有個概念,其實重點還是在增員者以及單位上,遇到好的增員者待在好的單位其實比較重要。 尤其想加入保險業的新人一定要切記,富x的報聘方式只要有綁定增員者,就必須要等6個月才可以換,意思就是如果你的增員者綁定A,可是你覺得B比較好,想要在他底下做事,很抱歉你必須要等6個月後才能重新報聘!這非常重要哦! 甚至有些黑心主管為了自己的組織利益,用掛名的方式來增員,什麼意思呢? 舉例: 這對新人會造成什麼影響?明明當初是A增員,怎麼進來保險業我的主管變成B!這種欺騙的行為是非常惡劣的!重點是還很多的偽主管覺得這是理所當然,說一堆屁話什麼…反正大家都是一個團隊啊、重點不是主管是自己的努力、其他單位也都這樣啊這很正常,這種狗屎話說得出來啦!更廢物的會說,反正你如果不要的話就是離職6個月再重新報聘啊,往往很多保險業新人覺得麻煩就將就了,真的可憐啊! 為什麼巴哥這麼氣?因為拎北就是受害者啦!下一篇再跟大家說說G8主管的事情! |
[哈拉閒聊]
保險業黑暗面:個人與組織|巴哥
line